从给锅炉除垢,到分门别类地提供清理洗涤设施和清洗服务,工业清洗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渗透到所有工业领域,成为工业节能降耗、提升工程产品的质量、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一环。
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的腾飞以及制造工业的大发展,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工业清洗行业作为服务于工业生产制造的重要辅助行业,迎来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良机。
日前,工业清洗行业内召开了一场标准化与品牌化融合发展的研讨会,引起了行业的普遍共鸣。4月21日,中国工业清洗协会副秘书长杜斌在接受本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工业清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只有走品牌化和标准化融合发展的道路,才能改变现状,引领行业发展。品牌化战略需要大量的标准做支撑,通过标准化建设,可以不断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形成市场认可的品牌;品牌化战略又能对标准化工作起到提升和推动作用,促使企业重视标准、使用标准、完善标准,进而实现行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工人拿着一把铲子、一把水枪,为锅炉除水垢,以提高设备传热效率,实现节能降耗,这就是工业清洗行业的最初形式。
如今,我国这个“世界工厂”中,几乎整个工业体系,包括冶金、建筑、机械电子、交通运输、纺织、印刷、核工业甚至航天领域处处都有着工业清洗的影子。
“在电子电器领域,能够给大家提供除尘、除油、除杂质服务,帮助产品达到出厂的品质衡量准则;在汽车和机械制造领域,行业可以为公司可以提供专门的清理洗涤设施和清洗溶剂……”据杜斌介绍,现阶段,中国工业清洗行业无论是产品、设备和技术,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市场需求也在逐年扩大。
“专业化和机械化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杜斌说,以前的企业是什么都能做,现在是行业越分越细,有的专业做输油管道清洗,有的专业做原油储罐清洗……经营事物的规模越做越专业。
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类从事工业清洗与服务的企业已近万家,各种清洗剂、药剂生产和经销企业上千家,行业的年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
虽说行业的前景巨大,但是发展却极不平衡。据中国工业清洗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周新超介绍,由于行业准入门槛低,工业清洗企业多为个体经营,品牌企业不多,规模过亿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由此而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工业清洗企业在中国工业链条上下游的议价能力有着很大的差距。据周新超介绍,在民营和工业上游领域,由于客户服务能力的差异化程度不大,行业整体的议价能力比较差,价格战是主要竞争手段。但是在汽车、电子等高技术领域行业领域,由于对技术方面的要求更高,服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更强,行业整体的议价能力较强。
据业内人士披露,行业内呈现出“两小三低”的问题:市场规模小、企业体量小,进入门槛低、技术水平低、人员素质低。一些企业恶意竞争,低价中标,服务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行为,更是给所服务的公司能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随着全社会对安全、环保和效率等因素的要求程度进一步提升,行业对规范、专业、品牌化清洗服务的需求也愈来愈大。”杜斌表示,“两小”问题是由行业特点决定的,而“三低”状况目前正在不断改善。清洗行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是“优秀企业的强强联合”,而更大更强的品牌企业不仅仅可以起到标杆和示范作用,更能成为行业先进的技术和标准的孵化器。
为实施国家及行业品牌化发展的策略,中国工业清洗协会将在工业清洗行业启动“工业清洗行业品牌化建设工作”,通过培育工业清洗行业品牌,增强会员企业中质量信誉度较高的工业清洗产品、工业清洗装备和工业清洗服务的竞争力,发挥品牌对工业清洗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减少行业调整升级过程中的无序竞争。
据悉,中国工业清洗行业标准化建设工作长期处在分散割裂状态,由于缺少统一的工业清洗标准体系,工程报价经常与质量相背离;由于缺少系统的安全施工标准,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也没办法得到有效指导与保障,直接影响施工质量。
周新超对此解释说,目前与工业清洗相关的标准化项目分散在化工、石油、电力、机械、电子、船舶等几个行业,中国工业清洗行业缺少完整的工业清洗技术标准体系作支撑,导致工业清洗过程中标准化管理上的水准差异性大,质量事故、安全环保事故时有发生,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亟须建立完备的行业标准体系,指导规范行业竞争秩序,这方面还需要大量的工作去开展。
记者了解到,中国工业清洗行业从2月20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就《工业用烷烃清洗剂》《酸性水垢清洗剂》两项行业标准和《工业清洗企业资质等级和评价要求》《工业清洗企业安全作业能力评价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公开征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专利影响的只是一个或若干个企业,标准影响的却是一个产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周新超表示,目前,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已制定了工业清洗有关标准。我国如不尽快建立工业清洗行业国家标准,将不利于提高国内清洗企业的竞争力。协会成立之初,就开始做中国清洗行业标准体系的建构工作,从一些行业亟须的标准项目入手,通过不同渠道作出了努力。目前,得到了国家的批准立项,协会的第一个团体标准也正式立项,目前共有四个标准项目在起草上报审批过程中。《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