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几十人的企业何以颁发上千种资格证书?_行业新闻_爱赢_体育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一家几十人的企业何以颁发上千种资格证书? 2024-09-29 20:54:35行业新闻

  近期,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有限责任公司被指乱发职业资格证书,严重扰乱技术技能人才评价市场,引发舆论热议。

  “新华视点”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该公司仅有2间办公室,20多人办公,却开发了1730个职业资格考试项目,宣称已发证128万张。

  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别判定中心、人事考试中心等机构发布声明称,接群众举报反映英才公司以“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名义颁发“注册职业资格证书”,而该公司及其认证中心并未在行业主管部门备案,颁发的证书不属于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工业与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财政部会计财务评价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定种类设备安全监察局等15家行业主管部门也发布声明称,该机构自行设置的所谓职业资格不属于国家职业资格,颁发的证书不属于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英才公司对外宣称是国内创办最早、顶级规模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英才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庆运称,公司年年都会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而申领的营业执照“一般经营项目”含有职业技能鉴定,没有“许可经营项目”,因而无需向人社部门备案。

  针对王庆运的说法,江苏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市场主体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不同于行业主管部门的备案,后者备案是指对其具体经营行为的监管,英才公司是有意混淆概念。此外,英才公司对外颁发证书的“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只是网页,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民政部门查询不到登记或备案信息,不是实体机构。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证明。2017年,人社部经国务院同意向社会公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目录之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

  2021年11月,人社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来优化调整,发布新版目录,共包含72项职业资格;并明确了相应实施部门或单位,除此之外,任何机构或单位不得自行设置实施职业资格(包括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不得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不得自行开展冠以职业资格名称的相关活动。

  “英才企业存在的问题是‘五假一真’,即假机构、假合作、假宣传、假证书、假资质、真牟利。”江苏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英才公司有意混淆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区别,变相开展资格资质许可和认定。

  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声明称,英才公司颁发印有“全国”“职业资格”等字样和国徽标志的证书,违反了关于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和企业和事业单位依市场需要自行开展能力水平评价活动,证书不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全国”“职业资格”“人员资格”等字样和国徽标志的相关规定。

  记者注意到,2011年以来,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别判定中心和一些媒体曾多次点名曝光英才公司违规开展职业资格认证。但令人不解的是,此公司持续经营至今。

  记者近期实地走访发现,英才公司坐落在南京市新街口商圈的一处写字楼里,仅有2间办公室,20多人办公。

  王庆运说,英才公司1999年注册成立,是行业为数不多的大型第三方认证机构,已开发1730个职业资格考试项目,合作单位多时达500余家,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

  江苏省人社厅职业技能鉴别判定中心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人社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对职业名称规范命名,而英才公司所颁发证书的职业名称很多都是仿冒的,例如“造价师”模仿“造价工程师”。此外,英才公司还自行编造职业名称,例如“导弹维修工程师”“部队政治工作师”“警察管理师”“禁毒师”等。

  江苏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英才公司跨区域、跨领域开展培训认证以规避监管。该公司在全国多地通过授权方式开展业务,合作单位中不少是地方职业院校,且很少在江苏本土开展业务,有意规避属地和人社部门行业监督管理。从该公司涉诉的裁判文书看,往往只能追溯到在外地合作的第三方。“他们很会钻法律的空子、打擦边球,精心设计了‘防火墙’,给调查取证带来很大困难。”

  记者了解到,在政府部门备案的合规技能鉴定机构,考证费用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500元,而英才公司收取的考证费大都在1000元以上,有的高达上万元。公司对外宣称已发证128万张,即便按平均每张1000元计算,收入也近13亿元。

  江苏省人社厅调查发现,英才公司还存在未经考试培训直接卖证行为。近期一南京市民未参加英才公司任何培训和考试,花费1400元,直接通过该公司官网购买到一张高级电机电器工程师注册职业资格证书、一张全国职业素养等级证书,证书上均有名为“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印章。

  今年3月,人社部发文称,近段时间以来,一些机构和单位以新职业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名义随意举办培训、评价、发证活动,乱收费、滥发证;一些机构和单位虚假或夸大宣传,甚至假冒权威机构名义组织培训、评价、颁发证书等,社会对此反映强烈。人社部正在对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进行专项治理。

  江苏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认为,技术技能人才评价市场鱼目混珠、“李逵退出、李鬼横行”不利于稳就业,应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防止假消息、假证书误导群众。应该明确培训考证的正规途径和查证渠道,公开发布、动态调整考培机构名单,以便社会监督,提高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

  业内人士建议,江苏省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强化部门联动加大打击力度。对违规的考培机构纳入信用管理、实施“黑名单”制,多部门联合惩戒,改变当前违法成本低、约束不够有力的问题。同时,完善法律和法规,减少监管漏洞,明确未备案的考核鉴定机构有何法律责任,以及注册的网页、网名能否开展民事活动等。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一些机构正是利用求职者的“考证焦虑”,才让“山寨证书”泛滥有了空间。他建议,求职者个人和企业应提高辨别意识,区别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类证书,认准合规机构和查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