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合肥,除了浓浓的年味,还有浓厚的“科技味”。在合肥经开区的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项目研发与产品调试正如火如荼,各种功能迥异的机器人正在悄然改变着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作为制造业的“皇冠顶端的明珠”,智能机器人这一新技术正成为全世界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推动着经济的新引擎。
在合肥哈工特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近10台特种机器人一字排开,宛如战士一般。“这些都是我们的明星产品,包括消防灭火、排爆巡检、应急破拆等多个应用场景。”公司技术总监黄祝青自豪地介绍,特种机器人的设计理念旨在应对复杂的救援环境,具备强大的越障和牵引能力,喷射水柱的射程更是可达95米。
公司的成长离不开研究院以及政府的支持。总经理管永贺指出,依靠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资源整合与资金投入,哈工特安已成为研究院首批成果转化企业之一,专注于应急救援机器人的研制,逐渐发展壮大。
成立于2016年的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围绕“机器人+X”产业体系,致力于高新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吸引了超过1000名各类人才,并培育了百余家科技企业。如今,该院已获得多个国家与省级的荣誉称号,为合肥乃至整个区域的高质量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而在合肥哈工澳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商用清洁机器人也在展示其强大的能力。该机器人采用了独创的无水清洁技术,集擦地、扫地和吸尘等功能于一体,并配置高精度SLAM算法和360度激光定位技术,可以绘制精确的环境地图,实现智能导航与避障,提高了清洁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首席技术官赵子建表示,由于合肥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研究院的支持,企业从起初的十几人发展到如今近百人的规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合肥正在呈现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多点开花”现象。包河区智能机器人产业园于年前开工,总建筑面积达到18.5万平方米,将专注于高端工业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而瑶海区也在积极布局智能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为推动地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合肥市将其纳入“6+5+X”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体系,并在2024至2026年间力争形成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目标是引培突破50个创新创业团队,核心产业规模突破百亿元,积极探索省级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的先导区。
智能机器人以其独特的技术解决方案,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从能进火海的灭火救援机器人到能飞行的无人机,这些高新技术不仅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非凡价值,同时也推动了我们社会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但是,伴随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也需要关注潜在的问题与挑战,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寻求更加理性与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将继续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科学技术创新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如何在技术应用中保持对社会、对人性的关怀,将是所有行业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