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怀的时候却怀不上,想生的时候却生不了”近年来已成为许多家庭的无奈,在今年“两会”上,关于“生育”的话题再次成为热议焦点。有调查显示,生育意愿不强、生育成本高、生育能力变弱是影响我国生育率的根本原因;生育年龄延后、环境污染、恶性疾病年轻化等问题凸显,女性生殖健康面临严峻挑战。不少专家和委员呼吁:关注女性生殖健康,全方位保护女性生育力。
生殖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2020《中国生殖健康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生殖健康领域面临一些新挑战:人工流产率从2014年的25.9‰上升到2018年的28.3‰;未满足的避孕需求上升,从1988年的2.9%上升到2017年的8.7%;未婚人群、流动人口等人群生殖健康问题较为严峻,性病、艾滋病感染在个别群体处于上涨的趋势等。
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首席专家王临虹教授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正常采访时呼吁:“女性生殖健康是人类发展的核心,关系到种族的延续及个人、家庭的稳定和幸福。保护女性生育力即关爱人类的未来,呵护女性生殖健康需从正确避孕、减少非意愿妊娠及重复流产,提倡适龄生育开始。”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教授也提醒,女性最好还是在自然的、最容易生育的25~28岁这一个年龄段解决生育问题,如果确实有其他情况,要对自己的生育力做评估,使自己的人生走得更顺利。
“近年来,我国在妇幼健康领域加大投入,取得良好效果。2019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7.8/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5.6‰,优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中等水准,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妇幼健康高绩效国家’。然而,在妇幼健康保障水准不断提升的同时,生殖健康问题开始逐渐凸显。”王临虹教授说。
同时,我国生殖健康目前面临的挑战还表现在多个角度:生殖健康和生育力保护不足,不孕不育人群比例上升;避孕率较高,但短效避孕方法上升迅速;未婚人工流产快速增加,婚后生育健康隐患增加;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缺乏,人工流产率高;青少年婚育观念转变,生殖健康教育不足;生殖健康服务功能弱化,供给水平不足等。
记者的朋友小张今年28岁,婚后一直怀不上孩子,经检查发现,小张子宫内膜太薄,胚胎难以着床,原因是之前多次人流所致。记者身边还有许多职场女性,整日加班加点工作,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久坐不动,日积月累的劳累导致她们月经紊乱,继而影响到生育功能。
众所周知,女性的生育能力随年纪的上升会逐渐下降,尤其是35岁以上妇女,生育能力变弱得十分快。女性年龄越大,卵巢功能就越弱,激素水平不稳定,受精卵发育不良,就算怀上了流产可能性也很大。近年来由于晚婚晚育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孕妇比例一直在上升。高龄孕产妇的增加,妊娠并发症也随之增多,导致流产率高;同时,高危儿童比例也随之增多。
乔杰院士表示:“跟着社会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为了事业推迟生育计划,有些女性40岁左右才打算怀孕,而随年纪的增长,生育力下降是一个自然规律,同时,各种疾病以及环境改变也是影响生育的几个重要环节。”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近年来接受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人数逐渐升高,2014~2018年间,我国每年人工流产的患者人数在950万以上。意外怀孕后导致的反复人工流产不仅会造成感染,还可能引发继发性不孕症、宫外孕、习惯性流产、宫腔粘连、月经紊乱、继发闭经、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甚至造成女性终生不育。
同时,女性生殖道急性和慢性感染以及并发症较多,也是导致不孕的根本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不孕不育症患者数量的明显增加,不孕症检查、促排卵、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一系列辅助生殖技术的需求也在迅速上升。目前,我国不孕症发病率约为10%甚至更高,其中男女双方因素各占50%。
如何全方位保护女性生育力,提高人口质量?王临虹教授指出,一方面,要提倡适龄怀孕,要让广大妇女认识到适龄怀孕的重要性,认识到适龄怀孕对妇女儿童健康,包括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要加强高危孕产妇和儿童的管理,建立高危孕产妇和儿童的管理体系。要将加强妇幼系统急救建设,提高急救人员特别基层急救人员的能力,作为保证母婴安全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乔杰院士建议,女性若无法及时在自然情况下尽快怀孕,可以到医院做生育评估,清楚自己的生育状况。首先是做女性卵巢功能和男性活力和质量的评估;其次是测女性的生殖激素,比如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AMH激素,医生会综合判断给出生育力的基本评估。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内科副主任米荣呼吁,应建立覆盖全周期全过程的生殖健康保障体系,从保护民族生育力的角度形成明确的制度和流程安排。整合青少年生殖健康、避孕服务、婚前检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产后保健、儿童保健等内容,提供系统、规范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打造“一条龙”服务链,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同时,帮助广大青少年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减少意外怀孕、人工流产、艾滋病感染等问题的发生。
2023食品安全热点十:沙门氏菌——致病微生物需重点防范
2023食品安全热点九:数字标签试点 让食品标签看着更方便
2023食品安全热点八:“防猝死套餐”走红 别让智商税收割“脆皮年轻人”
2023食品安全热点五:“羊肉掺假”事件再现 食品真实性咋保障?
2023食品安全热点七:反式脂肪酸被“拉黑” 如何走出消费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