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厨房下水道轻微堵塞,等了4个小时维修师傅才上门,简单疏通就花了200元。”家住李沧区的苏先生说。春节前后,家政服务市场需求旺盛,而部分从业人员选择返乡过年——一时间,供需矛盾突出,“阿姨”重金难求。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市民遭遇了哪些“家政烦恼”?家政服务行业如何在假期内实现便民利民,做到服务“不打烊”?连日来,记者深入企业和家庭展开调查。
一进入腊月,市民王娜(化名)就开始焦虑,因为她家的育儿嫂要提前回老家过年,元宵节以后才能回来,孩子无人照料。“我们家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公公婆婆远在黑龙江,我跟老公的工作又特别忙。”王娜提出多付工资,希望育儿嫂在春节期间帮忙带孩子,但育儿嫂没有同意。“我能理解她,她家也是两个孩子,一年到头难得跟孩子团聚。”无奈之下,王娜只好将孩子们送到了湖北的娘家。
不少市民遇到了与王娜类似的“家政烦恼”。因对休假问题无法达成共识,市民陈女士春节前辞退了原来的住家保姆。“我和先生春节期间都休假,能临时照顾老人几天。本来我们想找个新保姆,正月初五上岗,没想到假期里找人的难度这么大。”陈女士于大年初二向“爱心大姐”求助。
青岛市爱心大有限公司市南分社店长杨联介绍,春节假期,“爱心大姐”服务不打烊,一旦市民有需求,公司会协调安排人员。了解到陈女士的需求后,他们及时行动,推荐了一名经验比较丰富的保姆,大年初五准时上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春节前后,家政服务价格水涨船高。春节前,部分市民加价购买保洁类家政服务,支付金额不等的调度费;假期期间,也有市民为下水管道疏通等维修服务高价埋单。
苏先生住在一个老旧小区,小区没有物业服务。大年初七,家中厨房管道堵塞后,他从楼道小广告上找了一个疏通管道的手机号码。“对方直接要价400元才肯上门服务,这样的价格远超预期。”苏先生跟家人分头在网上又找了七八家公司,逐个打电话询问,“要么春节假期没人上班,要么价格相对较贵,最后终于找到一家,师傅勉强同意收取200元‘帮忙’,平时我家通下水管道一般是80元。”
“58到家”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春节前后,除了传统的擦玻璃、油烟机清洗、房间收纳整理、开荒保洁等家政服务供不应求外,一些个性化新需求也非常旺盛。许多人假期返乡、出游,致使“上门喂猫”需求环比增长3.6倍;许多家庭在春节前夕拆卸清洗窗帘、布艺沙发,清洗窗帘需求环比增长3倍,沙发清洗养护需求环比增长46%。
38岁的贾晓珍有5年保洁工作经验,擦玻璃是她的“主业”。“今年明显忙于往年,一进腊月就开始忙,订单特别多。市民对花钱请保洁的接受度更高了,需求量更大了。”贾晓珍和记者说,很多市民选择提前下单,“到了小年前后根本忙不过来,每天上午8点开始工作,一般都忙到晚上10点以后。”她除夕返乡,大年初二就从聊城老家回到了青岛。“春节后马上会迎来租房高峰,很多房东希望家里干干净净,能够打动新租客。我一回青岛就立即投入了工作,订单不断。”贾晓珍说。
春节期间家政服务订单激增,而不少从业者返乡团圆,季节性用工短缺因此产生,于是相关企业通过激发鼓励措施提高家政服务人员的在岗率。
大年初四下午2时,家政服务人员张子强接到订单,到一户居民家中做保洁。“一家人刚刚结束聚餐,家中一片狼藉。因为晚上还要接待客人,客户就在平台上下单了。”张子强熟练地收拾剩菜、酒瓶,拖洗地面,整理厨房。3个小时后,房内焕然一新。“公司有激励措施,我们就有动力,春节期间是赚钱的好机会。”春节假期,张子强的休息时间以小时为计算单位。
“我们提前摸排统计了大家的休息计划,制定应急方案。同时,通过发放假期值班奖励、订单奖励、路费补贴等提升服务人员在岗率。大家积极性高,客户有需求我们大家可以直接联系到人。”城阳区美丽到家家政服务中心负责人栾祖欣介绍,该中心是“58到家”的服务商,依托智慧家政系统,能随时掌握服务人员的地理位置、任务进度和工作状态,大幅度的提升了派单效率。节前,他们对服务人员开展了培训,更新了工具包,要求员工注重工作礼仪,提升服务质量。“服务人员都会穿统一的工装,到指定地点后打卡签到。客户有任何问题都能随时联系平台,我们会及时处理。”栾祖欣说。
为应对“爆单”,“58到家”提前开启了供给储备,全力保证服务效率;利用智慧家政系统进行数字化派单和路程规划,提升劳动者接单效率;面向全部劳动者开展多场春节保供专场培训,提升服务专业性和职业素养,保证服务的品质。同时,该平台结合市场需求推出代养宠物等新服务项目,满足更多消费者的个性化家政服务需求。
当前,青岛已有不少社区在节日期间提供维修水龙头、疏通下水道等基础家政服务。如,海伦路、九水路、融水路、东方影都等社区通过社区志愿者或与家政公司建立共建关系等方式,在假期直接或间接为居民提供多种类型的家政服务。
春节期间,家住李沧区宝龙小区的徐先生家中水龙头发生故障漏水,向社区求助。“徐先生和老伴都年近80岁,我们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共建单位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带着工具赶到,确认漏水原因为水阀老化后,为徐先生家更换了新水龙头。”九水路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家庭服务业促进部副部长岳作强介绍,每年春节假期,各大城市对保洁服务和顶班保姆、月嫂的需求都很旺盛,青岛也不例外。“不少家政服务企业招募兼职增加人手,并通过提高薪酬来鼓励一线员工在岗。”岳作强认为,要规范、提升假期家政行业服务质量,不仅要从“数”入手,还要提“质”,持续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近年来,青岛市“春风行动”持续关注家政服务业用人需求,通过进职业院校和举办“家政服务大集”招募人才。同时,举办家政服务领域的技能培训、专业比赛及服务明星评选,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养。
“不少在青岛工作的家政服务从业者来自农村和外地,到了春节,他们返乡过年的意愿比较强烈,因此每年腊月十五至春节假期结束会出现‘短工潮’。”青岛市家政服务协会副会长苏珞介绍,目前,青岛大部分家政服务企业能提供的服务还是以保洁、保姆为主,仅少数企业能够涵盖家政维修业务。因此,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家政企业等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春节假期的应急举措,以应对各类急需家政维修服务的突发状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记者了解到,2023年,上海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就推出了962121物业服务热线第三方特约维修服务。今年,上海第三方特约维修服务将进一步拓宽服务项目,继续扩大覆盖面。“这一做法就是为了切实帮助广大市民解决维修方面的难题,避免遇到‘维修刺客’。我们打造了‘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市场化专业维修公司’新模式,为市民提供服务流程规范、收费公开透明的维修服务。”该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已累计提供空调清洗、电灯电路安装维修等特约维修服务近万件,在服务态度、专业性与及时性方面得到了市民认可。春节前,上海开启了2025年迎新春物业便民服务周,提高物业服务水平,第三方特约维修服务摊位迎来大客流;假期里,962121热线小时值守,修东西的人随时待命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